(1992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4号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国家相关工程建设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质量要求;
(一)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
(三)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模数和制图方法标准;
五年计划是编制年度计划的依据;年度计划是确定工作任务和组织编制标准的依据。
(一)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总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体现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三)在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要求,考虑有关标准之间的构成和协调配套;
(四)从实际出发,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轻重缓急,做好计划的综合平衡。
第六条五年计划由计划编制纲要和计划项目两部分所组成。其内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计划编制纲要包括计划编制的依据、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计划的主要措施等;
(二)计划项目的内容有标准名称、制订或修订、适合使用的范围及其主要技术内容、主编部门、主编单位和起始年限等。
第七条列入五年计划的国家标准制订项目应当落实主编单位、主编单位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承担过与该国家标准项目相应的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或科研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
(二)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上的水准,能组织解决国家标准编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第八条列入五年计划的国家标准修订项目,其主编单位一般由原国家标准的管理单位承担。
(一)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依据国家编制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五年计划的原则和要求,统一部署编制国家标准五年计划的任务;
(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任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根据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统一部署的要求,提出五年计划建议草案,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
(三)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五年计划建议草案进行汇总,在与各有关方面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做综合平衡,并提出五年计划草案,报国务院计划行政主任部门批准下达。
第十条年度计划由计划编制的简要说明和计划项目两部分所组成。计划项目的内容有标准名称、制订或修订、适合使用的范围及其主要技术内容、主编部门和主编单位、参加单位、起止年限、进度要求等。
第十一条年度计划应当在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国家标准项目在列入年度计划之前由主编单位做好年度计划的前期工作,并提出前期工作报告。前期工作报告应当包括:国家标准项目名称、目的和作用、技术条件和成熟程度、与各类现行标准的关系、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建议参编单位和起止年限。
(一)国务院有关行政主任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应该依据五年计划的要求,分期分批地安排各国家标准项目的主编单位做年度计划的前期工作。由主编单位提出的前期工作报告和年度计划项目表,报主管部门审查;
(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任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根据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当年的统一部署,做好所承担年度计划项目的落实工作并在规定期限前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
(三)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计划项目,经综合平衡后,编制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年度计划草案,在规定期限前报国务院计划行政主任部门批准下达。
第十四条列入年度计划国家标准项目的主编单位理应当按计划要求组织实施。在计划执行中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按原计划实施时,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变更计划的报告。各主管部门可根据真实的情况提出调整计划的建议,经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批准后,按调整的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国务院各有关行政主任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对主管的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负有监督和检查的责任,并负责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重大问题。各主编单位在每年年底前将本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和下年度的工作安排报行政主任部门,并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制订国家标准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自然条件,合理规划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考虑使用和维修的要求,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第十七条制订国家标准,对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或测试验证的项目,应当纳入各级主管部门的科研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写出成果报告。凡经过行政主任部门或受委托单位鉴定,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的项目应当纳入标准。
第十八条制订国家标准应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纳入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或受委托单位鉴定,有完整的技术文件,且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
第十九条制订国家标准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凡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或测试验证,并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当纳入国家标准。
第二十条制订国家标准,其条文规定应当严谨明确,文句简练,不得模棱两可;其内容深度、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当前后一致,不得矛盾。
第二十一条制订国家标准一定要做好与现行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工作。对需要与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协调的,应当遵守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规定;确有充分依据对其内容做更改的,一定要经过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审批,方可另行规定。凡属于产品质量标准方面的内容,不得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中加以规定。
第二十二条制订国家标准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对国家标准中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对有争论的技术性问题,应当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或专题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恰如其分地做出结论。
第二十三条制订国家标准的工作程序按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四个阶段进行。
(一)主编单位根据年度计划的要求,进行编制国家标准的筹备工作。落实国家标准编制组成员,草拟制订国家标准的工作大纲。工作大纲包括国家标准的主要章节内容、需要调查研究的主体问题、必要的测试验证项目、工作进度计划及编制组成员分工等内容;
(二)主编单位筹备工作完成后,由主编部门或由主编部门委托主编单位主持召开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其内容有:宣布编制组成员、学习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文件、讨论通过工作大纲和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印发国家标准的参编部门和单位,并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备案。
(一)编制组根据制订国家标准的工作大纲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调查对象应当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研究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提出调查研究报告,并将整理好的原始调查记录和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联的资料由编制组统一归档;
(二)测试验证工作在编制组统一计划下进行,落实负责单位、制订测试验证工作大纲、确定统一的测试验证方法等。测试验证结果,应当由项目的负责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检验确定。鉴定成果及有关的原始资料由编制组统一归档;
(三)编制组对国家标准中的重大问题或有分歧的问题,应该依据需要召开专题会议。专题会议邀请有代表性和有经验的专家参加,并应当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及会议记录等由编制组统一归档;
(四)编制组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条文说明。主编单位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条文说明的内容全面负责;
(五)主编部门对主编单位提出的征求意见稿及其条文说明根据本办法制订标准的原则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内容:国家标准的适合使用的范围与技术内容协调一致;技术内容体现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准确反映生产、建设的实践经验;标准的技术数据和参数有可靠的依据,并与有关标准相协调;对有分歧和争论的问题,编制组内取得一致意见;国家标准的编写符合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编写的统一规定;
(六)征求意见稿及其条文说明应由主编单位印发国务院有关行政主任部门、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和各单位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一般为两个月。必要时,对其中的重要问题,能采用走访或召开专题会议的形式征求意见。
(一)编制组将征求意见阶段收集到的意见,逐条归纳整理,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形成国家标准送审稿及其条文说明。对其中有争议的重大问题能视详细情况进行补充的调查研究、测试验证或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处理意见;
(二)当国家标准需要做全面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时,编制组要按国家标准送审稿组织试设计或施工试用。试设计或施工试用应当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进行。试设计或施工试用结束后应当提出报告;
(三)国家标准送审的文件一般应当包括:国家标准送审稿及其条文说明、送审报告、主体问题的专题报告、试设计或施工试用报告等。送审报告的内容最重要的包含:制订标准任务的来源、制订标准过程中所作的主要工作、标准中重点内容确定的依据及其成熟程度、与国外有关标准水平的对比、标准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对标准的初步总评价、标准中尚存在的主体问题和今后有必要进行的主要工作等;
(五)国家标准送审稿的审查,一般采取召开审查会议的形式。经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同意后,也能采用函审和小型审定会议的形式;
(六)审查会议应由主编部门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应包括国务院有关行政主任部门的代表、有经验的专家代表、相关的国家标准编制组或管理组的代表。
审查会议可以成立会议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会议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会议由代表和编制组成员共同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核检查,对其中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应进行充分讨论和协商,集中代表的正确意见;对有争议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应当提出倾向性审查意见。
审查会议应当形成会议纪要。其内容一般来说包括:审查会议概况、标准送审稿中的重点内容及分歧较大问题的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的评价、会议代表和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等。
(七)采取函审和小型审定会议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核检查时,由主编部门印发通知。参加函审的单位和专家,应经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审查同意、主编部门在函审的基础上主持召开小型审定会议,对标准中的重大问题和有分歧的问题提出审查意见,形成会议纪要,印发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一)编制组根据审查会议或函审和小型审定会议的审查意见,修改标准送审稿及其条文说明,形成标准报批稿及其条文说明。标准的报批文件经主编单位审查后报主编部门。报批文件一般来说包括标准报批稿及其条文说明、报批报告、审查或审定会议纪要、主体问题的专题报告、试设计或施工试用报告等。
(二)主编部门应当对标准报批文件做全面审查,并会同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共同对标准报批稿进行审核。主编部门将共同确认的标准报批文件一式三份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审批。
第二十八条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审查批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任部门统一编号,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任部门和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联合发布。
第二十九条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发布标准的顺序号和发布标准的年号组成,并应当符合下列统一格式:
第三十条国家标准的出版由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出版印刷应当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出版印刷的统一要求。
第三十一条国家标准属于科技成果。对技术水平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国家标准,应当纳入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范围,予以奖励。
第三十二条国家标准实施后,应该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要,由该国家标准的管理部门适时组织相关的单位进行复审。复审一般在国家标准实施后五年进行一次。
第三十三条国家标准复审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标准管理单位负责。复审能采用函审或会议审查,一般由参加过该标准编制或审查的单位或个人参加。
第三十四条国家标准复审后,标准管理单位理应当提出其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的意见,经该国家标准的主管部门确认后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批准。
第三十五条对确认继续有效的国家标准,当再版或汇编时,应在其封面或扉页上的标准编号下方增加“* * * *年 * 月确认继续有效”。对确认继续有效或予以废止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在指定的报刊上公布。
第三十六条对需要全面修订的国家标准,由其管理单位做好前期工作。国家标准修订的准备阶段工作应在管理阶段进行,其他有关的要求应当符合制订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国家标准的部分规定经修订后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第三十八条国家标准局部修订的计划和编制程序,应当符合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局部修订的统一规定。
第三十九条国家标准发布后,由其管理单位组建国家标准管理组,负责国家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十条国家标准管理组设专职或兼职若干人。其人员组成,经国家标准管理单位报该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审定后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任部门备案。
(二)对国家标准中遗留的问题,负责组织调查研究、必要的测试验证和重点科研工作;
(四)调查了解国家标准的实施情况,收集和研究国内外有关标准、技术信息资料和实践经验,参加相应的国际标准化活动;
第四十二条国家标准管理人员在该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和管理单位的领导下工作。管理单位理应当加强对其的领导,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定期研究和解决国家标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第四十三条推荐性国家标准可由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等单位编制计划、组织制订。
下一篇: 兔宝宝EB超能板用黑科技打造高颜值